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比分网 > 正文

重医疗、轻预防:疫情暴露公卫教育3大短板待补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3/6 10:38:11 字体大小:

作者 | 王 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彭树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

2020年庚子鼠年伊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投入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民群众心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是继2003年SARS疫情之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命题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疫情防控过程中整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队伍不足也令人警醒、引人反思。

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根本基础。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础在于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症结在于补齐公共卫生教育短板。

一是补强公共卫生素养教育短板。

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体现了极其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和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是疾病预防和维护人群健康,在重大疫情面前更是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但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更多时候是以“隐性”而非“显性”的方式得以体现,在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显性”作用难以体现,社会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等认识严重不足,“重医疗、轻预防”的思维惯性持续存在,经费和物资等投入和软硬件建设也关注不够,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公共卫生素养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备受考验,加强公共卫生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政府部门、行业主体、医学院校、群众个体等形成合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战略思维,提高以疾病防控和人群健康为使命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战略意识,加强公共卫生知识传播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二是补强公共卫生协同教育短板。

公共卫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等相关知识,涉及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单位等不同主体。

但是,公共卫生学科内部之间以及其与医学学科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教育协同存在短板。

首先,公共卫生学科内部的协同教育不足,学科发展过度推崇“影响因子独大”的发展理念,直接导致资源投入忽略了社会现实需求,公共卫生教育资源投入过于偏重发文影响因子较高的基础研究领域,而对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疾病筛查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资源投入不足,未能很好满足社会和行业紧缺型、高需求人才培养。

其次,公共卫生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的协同教育不足。

公共卫生教学活动中,临床见习等临床教学方式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很多大学独立公共卫生学院来说,由于缺乏医学院及医疗机构的支持,公共卫生教育缺失了重要的临床资源协同。

但同时,已有的公共卫生临床协同缺乏针对公共卫生学生特色的教学方式,往往一刀切培养,未开辟最佳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协同教育模式。

再次,公共卫生科研人才培养的协同教育,跨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特别是在国家人群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包括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的大课题,公共卫生都需要与临床紧密协同,培养综合型人才。

目前,在全球60多个能处理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安全四级(BSL-4)实验室中,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量极少,公开报道建成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评估并投入使用的仅为竞彩足球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因硬件配备有限,未能真正发挥承担公共卫生科研的作用,且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均严重不足。

因此,要在综合考虑国家公共卫生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国家和社会资源,加大公共卫生学科尤其是其弱势学科的科研投入,建立公共卫生整合型的研究体系和实验室体系;

推进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发展,通过教学培养优秀公共卫生科研和服务人才,通过科研反哺公共卫生教学和服务,通过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教学水平和发现并解决科研问题;

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等其他学科的协同教育,开拓更灵活的协同培养教育模式;

站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汇集全球高端科研人才,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前沿研究,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三是补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短板。

优秀公共卫生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根基。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量不够、增量不足、质量不高。

我国3000多所大专院校中,仅90余所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教学机构比例很低且招生人数有限;

教学理念重“技”轻“道”、重“术”轻“学”,课程设置缺少人文、通识教育、应急教育等方面内容,技能培养缺少分析性评价技能、政策制定和项目计划技能、文化胜任技能、全方位社区工作技能、领导技能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内容;

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教育、预防与治疗相脱节,公共卫生教育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日渐淡化,临床医生缺少大预防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医轻防”情况严重,对疾病的认知更多停留在个体医学层面;

公共卫生人才缺乏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公共卫生人才流失严重。

补齐公共卫生人才短板,必须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按照“开源、节流、盘活”的原则一体化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

要抓好“开源”做增量,鼓励国家“双一流”大学设立高质量公共卫生学院,扩大公共卫生学生招生规模;

要抓好“节流”做存量,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重医更重防”举措,健全公共卫生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避免人才流失;

抓好“盘活”做质量,落实“新医科”发展理念,推进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和临床医学、文、理、工等专业的交叉,用好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培养更多学科交叉型、知识复合型的优秀公共卫生人才。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